影响动员采集效果的因素
影响动员采集效果的因素较多,各家观点不一。除与动员方案、采集方法和采集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外,年龄、既往的放、骨髓侵犯等也是影响干细胞采集效果的重要因素。
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副作用的观察和处理
()中毒 zui常见。主要表现为口周和指尖麻木、恶心、腹部不适、面色苍白、心率下降等。应立即静注0ml,对反应较重的患者暂停分离。
(2)低血容量反应 采集过程中血液进入分离夹(granulo)、小体积收集槽及分离管路等,体外总血量为343ml,采用双针法,被采集者血容量比较稳定,很少引起低血容量反应。当处理血量大,为了避免将小体积收集槽内容物移入转输袋(腾空)的次数过多,可用A-35大收集夹,此时的体外总血量增至486ml,需注意低血容量反应,尤其是对于未成年患者和老年患者。
(3)发热反应 采集干细胞所用的管路、ACD液、盐水等,若有热原或细菌污染,可能发生发热反应甚至中毒性休克。虽然发生几率很小,但对开放式管路,应在超净工作台内连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袋,注意无菌技术操作。
(4)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许多患者采集前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及血小板减少,加上采集过程中红细胞及血小板的丢失,所以采集后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比较常见,需及时输注经25G7射线照射的红细胞或(和)血小板。采集过程中白细胞一直呈上升趋势,可能与G-CSF的应用有关。
(5)血栓形成 对于儿童,采集前要用红细胞悬液充盈分离管道。连接血液袋与入机管道的连接管长约20c垃,此管道内无ACD液混合,极易凝血,所以初始化结束后应予以拔除。临床上偶见静脉内留置导管引起的静脉血栓。
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阈值
多数学者认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阈值为:CD34十细胞>2×06/kg,CFUGM>2×05/kg,单个核细胞>2~4×08/kg(自体>2×08/kg,异体>4×08/kg)。近年多认为CD34十细胞≥5.0×06/kg为理想剂量,移植后可使粒细胞和血小板迅速恢复。
电话
微信扫一扫